笔记,累积的效应,2024开始撰写我们的第一则 10 年笔记

你的笔记系统中,有多少笔记已经累积、修改超过10年的时间? 并且有些最近还会拿出来使用? 我的系统中,有很多这样的笔记。
我们太过看重新工具、新功能带来的效益,总以为要找到最厉害的工具、最厉害的方法,才能开始提升自己的生产力,但却轻忽了微小改变、长期累积可以创造的成果。 这篇文章中,我想要分享:

  • 累积的微小改变,比追求新工具的短期效益更为重要。
  • 不要过于重视设计和结构,而忽略了内容、行动和修正
  • 通过长期累积可以产生出惊人的系统和引发行动。
  • 提供一个建议实践流程,帮助我们开始撰写要累积10年的笔记
笔记,累积的效应,2024开始撰写我们的第一则 10 年笔记

我们往往比较容易看到新工具、新功能带来的改变,但却忽略了微小累积产生的力量。 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新工具、新功能或者新方法带来的可能只是一种新鲜感。 这种新鲜感会让我们误以为好像产生出了很大的正向效益,但是往往新的难题会接踵而来。 或者当新鲜感消退的时候,就发现那些效益似乎消失了。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当我们使用一个新工具的时候,因为里面还没有那些累赘的数据,因为新功能带来的一瞬间看似厉害的速度。 让我们误以为长期的生产力问题似乎解决了,但是相信你我也常常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新工具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还是有许多卡卡的地方。 而且当那些累赘的数据慢慢放进去的时候,发现新工具似乎不是那么好用了。
这时当初使用新工具的新鲜感,会让我们误以为是要找到另外一款更厉害的新工具、新功能来提升我们的生产力。 但事实上,真正会对生产力产生改变的,是长期微小的累积。 
如果从「笔记」这样一个生产力方法来看,「累积」,绝对比功能更重要。
所以,我想提出一个呼吁,让我们一起开始撰写属于自己的「10 年笔记」,重视累积的效应,而这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开始。

笔记,累积的效应,2024开始撰写我们的第一则 10 年笔记

累积,比整理更重要,累积就会产出让人惊艳的系统。

每一次上课时,总会有学员对我展示出来的真实笔记感到「惊讶」,甚至有时候有点「惊吓」,他们会发出一个疑惑是:「这些笔记也太钜细靡遗,但这要花多少时间整理啊?」 而我的答案往往让大家更惊讶,我说:「我不花时间整理笔记,我只是写笔记而已! 

我们看到一个看似完美的系统,以为要花很多心力去架构与整理,却忽略了一个关键:
说不定,那只是累积了几年之后的结果。 但关键也正在于,我们是否持续地累积?
这时候我喜欢拿出一则笔记范例来说明,那是我写下的孩子成长项目笔记,每次一打开,学员都会对里面的内容感到惊叹,横跨快七年的日志连结、各种小孩长大经历的重要阶段,从医疗纪录到游戏玩具,更有许多我对沟通、陪伴、引导学习的反思与任务。

笔记,累积的效应,2024开始撰写我们的第一则 10 年笔记

然后我总说,别怕,这其实没什么,如果你持续累积 7 年,你会有跟我一样的结果!
接着我总会开启笔记的历史纪录功能(Evernote 中的历史纪录),给大家看「 7 年前」我开始这则笔记的第一时间,这则笔记长成什么样子?

笔记,累积的效应,2024开始撰写我们的第一则 10 年笔记

是的,就这样而已,一个标题,一则新笔记,代表我开始一个全新的人生项目。
那是我小孩出生后几天,忙完生产照护事宜后,我在妇产科医院中新增的,我也没做什么复杂设计,更不会一开始就拼命地写什么大目标,我只是告诉自己:「开始累积吧! 
最后在课堂中,我会利用历史纪录的时间轴,快速切换不同日期,就看到笔记逐步的「长大」,慢慢出现更多的内容,慢慢从内容中深化出一些目标,慢慢从实践中修正出一些内容,然后跟我的孩子一起长大了七年,就变成这则现在让人惊艳,对我来说则是非常实用的成长目标笔记。
你可以发现,我「甚至」不是每天都写这则成长笔记! 有时一个月可能也就更新这则笔记一两次而已。 但也就「只需要」像这样持续地累积,不仅不用刻意花时间整理、设计,也不需要多频繁撰写,但每一次撰写都添加新的经验、修正新的想法、调整新的目标,这样,我们的「积累型笔记」就会变成一则能够控管庞大目标的笔记。 

我们把事情想得太困难,一开始就在整理、设计、架构上花工夫,却很有可能是另外一种时间浪费。 但如果我们反过来做:
先去执行、先去体验、先去发现,然后就累积我们的纪录就好。
这样,你的积累型笔记,也会成为你最重要的笔记。

累积,比设计更重要,累积就会引发需要时刻的行动。

这样写下来的积累型笔记,也常常在我真实的工作、生活中,发挥让我感动的力量,就像你埋下的种子,不知不觉他长成一颗可以保护自己的大树。

笔记,累积的效应,2024开始撰写我们的第一则 10 年笔记

今年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在年中的时候,我的 Evernote 弹出一则笔记通知,这则通知来自「10年前」。 (是的,虽然很多朋友从 Evernote 转移到其他工具,但我依然在上面「持续累绩」。 
在结婚前老婆跟我去东京旅行,老婆那时候说:「如果结婚10周年,可以回来重温这次旅行的回忆。」 听到这段话, 10 年前的我就在那个当下建立了一则笔记,我只写下来简单两句话,设置了 10 年后的提醒(利用了那时候 Evernote 就有的简单笔记提醒功能)。

笔记,累积的效应,2024开始撰写我们的第一则 10 年笔记

10年后,生活与工作已经有很大的改变,我们的家庭也多了小孩这个成员,世界甚至经历过了一次疫情,而这则笔记早就埋藏在我一万多则笔记中的深处。
但在年中,这则笔记弹出通知时,回忆瞬间涌起,我开始把这则当时还很简单的记录笔记,改写成一则结婚纪念与亲子同游笔记。
10年来虽然又旅行了很多地方,但都没有再去过东京,可是也有累积很多跟东京相关的景点餐厅笔记,像是看到新闻介绍一个亲子新地点,我就存下来,所以我也只是大概花「10 分钟」的时间,搜索一下这「10 年」来东京相关的笔记,然后连结到这则 10 年前等待到现在的旅行计划笔记即可。

笔记,累积的效应,2024开始撰写我们的第一则 10 年笔记

一则等待了10年的笔记,他的开始只是一个10年前埋下的种子,但伴随着10年来陆续新增的相关笔记,等到需要他们的那一刻,只要一个简单的「搜索」呼唤,那麽许多跟东京相关的笔记,就会在这一刻因为这个种子而「链接」在一起,组成我们可以快速开始新项目目标的力量。

笔记,累积的效应,2024开始撰写我们的第一则 10 年笔记

比起再多复杂的设计,其实笔记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呢?
无非是「记住,然后在需要时使用」,如此而已。
有时候真的不用想得太复杂,先随手记下来是最重要的。 但也可以多花一分钟,想一想自己最想要如何使用这则笔记,然后设置一个最简单的提醒即可。
有时候这些记下来的种子(笔记),确实会埋藏许久的时间,甚至在一大段时间中也没有任何累积,但只要曾经设想过如何行动,那么有一天需要时,他们就有很大的机会重新出现。
而这些种子再次出现时,其他累积的笔记会成为养分,当他们互相连结,一个或许 10 年前想不到的计划,就会很快速的成形,而且这样的完成,根基在属于自己的记忆、喜好、想法中。

2024年,一起开始写积累型笔记,具体的执行步骤

让我们尽量把笔记写得简单,但是通过积累,让一个有价值的目标逐步成形,让一个行动在未来发挥效用。 下面是我为积累型笔记设置的几个主张,而这也贯彻在我自己的笔记撰写方法中:

  • 为即将开始的某个任务建立一则空白笔记,就算只有任务标题也很好。
  • 当想到一个跟某任务有关的想法时,写下一句话,放入该任务笔记中。
  • 当想到、看到、听到另外跟某任务有关的内容,写下第二句话,放入该任务笔记中。
  • 当任务开始执行,就会出现一些碎片:文件、想法、行动、其他数据,也都放入或链接到任务笔记中。
  • 要执行任务时,打开任务笔记确认资料、行动、想法,并且一边执行一边把新的细节写入任务笔记中。
  • 当任务一直执行下去,该任务笔记就持续累积。
  • 当任务暂时中断,该任务笔记留在第二大脑备用,如果真的需要,再设置提醒。
  • 当出现类似任务,当想起某一个任务,只要搜索相关任务笔记,把上一次的经验做为参考,继续延伸累积。
  • 只要关乎于某一个重要任务,就持续在同一个任务笔记中累积,持续在同一个任务笔记中修改,持续往同一个任务笔记中链接。 

积累型的笔记,结合防弹笔记法「以任务为主导」的步骤,让笔记成为真正解决我们工作与生活问题,完成人生中各种不同领域项目的系统。
这时候,我们累积的不只是「他人知识的重点整理」,而会包含自己的经验、行动、记忆、故事,和未来的想法与计画。
一则以持续累积、更新10年为目标的笔记,会是最有力量的笔记,他是我们过去如何做好一件事情的经验纪录,也是我们犯过错误的覆盘提醒,更是我们当下继续做好任务的指导手册,也会是未来如何设计新目标最有保障的成长基础。
所以, 2024 年开始,鼓励你我,一起来以撰写 10 年笔记为原则,无论我们用什么工具、功能,更重要的是愿意持续累积、长期修改,让我们的笔记在这样的过程中,过去、现在、未来都发挥意想不到的妙用。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