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4 终极旗舰! AMD Ryzen 9 5950X 巅峰多核心效能力战 DDR5

DDR4 终极旗舰! AMD Ryzen 9 5950X 巅峰多核心效能力战 DDR5

第12代Intel处理器上市后,在市场上激起不小涟漪,也让人目睹了初代DDR5平台的能耐。 而在DDR4平台,AMD Ryzen 9 5950X有着地表最强的多核心优势,在高端型号里守住不少应用项目的王座,如Blender、Corona 1.3、V-Ray等多核心应用及算图项目,而散热及功耗表现更遥遥领先对手,AMD Ryzen 9 5950X在搭配360水冷下有优异的散热表现,全速运转温度在66度左右,仅230W的功耗比Intel Core i9-12900K 低约33%。

这几年处理器型号的抓对厮杀,为玩家们带来大量利多,而目前处理器的效能价格比,几乎是处在十年来的巅峰。 在高阶市场方面,顶级型号也不断地画下效能新标竿。

虽然DDR4与DDR5世代的过渡期已经开始了,但若手边已经有现成存储器模组,AMD Ryzen 5000系列处理器会是整体组合上综合成本较吸引的选项,多核心效能亦较有优势。

尽管DDR5的整体带宽较高,对日常应用带来的效能增益目前看来仍不够全面,甚至有限。 撇开技术层面不谈,采购零组件最重要的还是性价比,DDR5 的带宽及价格都是DDR4的两倍,但部份应用的效能甚至只能与DDR4打平。

再者,各大厂的DDR4技术也已纯熟,内存除了速度快,稳定性也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不管是何种应用,都可以放心的使用DDR4来应付,DDR5 相较之下需要更多数据及测试来证实它在应用上的全面性。

而针对游戏应用,如果还能买得到中高阶显卡,以 4K 分辨率来运行游戏也不再那么高不可攀。 尽管我们都已经知道分辨率愈高、处理器对运算瓶颈的影响就愈小,应该还是有不少玩家想知道处理器攻顶后能带来多少效能增益,这正是这次的测试重点。

怎么看处理器的游戏效能瓶颈

不少游戏内置的性能测试,在测试结果都会内嵌CPU与GPU的运算情况。 以游戏测试的熟面孔《古墓奇兵:暗影》为例,就会列出 CPU 与 GPU 针对每张画面的运算时间,通常会以毫秒(ms)为单位,形成高低不等的折线图。

在一般情况下,CPU 与 GPU 的每帧耗时会形成几乎平行的折线图,除非游戏的某些部份特别吃重 CPU 或 GPU,不然比较少会产生交错的情形。 这个看起来很专业的折线图,其实有个比较简单的解读方式。 如果CPU运算一张画面耗时约5毫秒,理论上一秒钟就能算200张画面,GPU的情况也是一样。 游戏能跑出多少张数,端看CPU与GPU结合后的最低值。

比如,如果 CPU 的每帧耗时(Frame Time)是 5 毫秒,GPU 是 10 毫秒,那么瓶颈可以当作是在 GPU 上,每秒的张数约为 100 张。 两者的数据愈接近,就代表谁都没有拖累谁,在硬件上达到「速配」。

4K 分辨率下的 GPU 及 CPU 负载。▲ 4K 分辨率下的 GPU 及 CPU 负载。

1080p 分辨率下的 GPU 及 CPU 负载。▲ 1080p 分辨率下的 GPU 及 CPU 负载。

同样以《古墓奇兵:暗影》当作例子,在 4K 分辨率,CPU 与 GPU 的线条保持一定距离,每帧耗时几乎差了一倍,换作是 1080p 时,两者就开始出现交错,处理器的瓶颈就很容易被突显出来。

而这次的 4K 游戏测试,都没有发生效能卡在处理器的情况,所以仍然是以游戏张数来当作效能评断的依据。

测试平台

  • 处理器:Intel Core i9-12900K / AMD Ryzen 9 5950X
  • 主板:Z690 AORUS MASTER / X570S AORUS MASTER
  • 内存:HyperX DDR5-4800 / HyperX DDR4-3600
  • 硬盘:Crucial P1
  • 显卡:AMD Radeon RX 6900 XT
  • 电源供应器:Seasonic Prime Gold 1300W
  • 散热:MSI MPG-CORELIQUID-K360-V2

为了避免变因太复杂,这次的软硬件设置基本上求双平台最大化一致,并在相同的时间平行测试。 也不做手动超频,双方皆以主板针对水冷设定的预设值来运转。

称霸一般、多核心应用

在测试游戏前,先跑一些基础工具热身。 AMD Ryzen 9 5950X 因为有多核优势,所以在一些实际应用上仍保有赢面,比如档案的压缩处理、CPU-Z 的理论效能、以及绘图引擎的算图成绩。 就算不看前两者,算图能少一秒就是一秒,对设计效能吃重的创作者应用来说,Ryzen 9 5950X仍然是十分理想的生产力助手。

3DMark 测试 CPU Profile 及 4K 内容的 TimeSpy Extreme,Ryzen 9 5950X 皆胜出。▲ 3DMark 测试 CPU Profile 及 4K 内容的 TimeSpy Extreme,Ryzen 9 5950X 皆胜出。

Blender 很吃核心数量,几乎是Ryzen 9 5950X 一面倒。▲ Blender 很吃核心数量,几乎是Ryzen 9 5950X 一面倒。

Corona 1.3 跑分结果也显示Ryzen 9 5950X渲染速度较快。▲ Corona 1.3 跑分结果也显示Ryzen 9 5950X渲染速度较快。

转档由 Core i9-12900K 反超,fps 较高。▲ 转档由 Core i9-12900K 反超,fps 较高。

CPU-Z 可看出多核心效能由Ryzen 9 5950X胜出,单核心则是Corei9-12900K表现较佳。▲ CPU-Z 可看出多核心效能由Ryzen 9 5950X胜出,单核心则是Corei9-12900K表现较佳。

V-Ray 5 由擅长算图的 Ryzen 9 5950X 取得大幅领先。▲ V-Ray 5 由擅长算图的 Ryzen 9 5950X 取得大幅领先。

7-ZIP 核心愈多,分数就会愈高,Ryzen 9 5950X 同样有领先的效能表现。▲ 7-ZIP 核心愈多,分数就会愈高,Ryzen 9 5950X 同样有领先的效能表现。

Cinebench R23 是 Core i9-12900K 唯一勝出的算圖項目。▲ Cinebench R23 是 Core i9-12900K 唯一勝出的算圖項目。

從上述測試結果可見,除了在 x264 / x265 轉檔,以及 Cinebench R23 中由 Intel Core i9-12900K 勝出,其餘測試項目皆為 AMD Ryzen 9 5950X 表現較佳,稱霸多核應用。

4K 游戏,效能并驾齐驱

游戏的部份,大部份都是以DX12模式跑内建的Benchmark,画质调至最高,关闭垂直同步。 可以看出两颗处理器仅有「个位数」张数的胜负差,意即两颗处理器在搭配高阶显卡的前提下,在 4K 游戏的效能表现不相上下。

射击类及部份较有历史的游戏,两颗处理器都能稳定的突破100 FPS以上。 若搭配 144Hz 的 4K 显示器,如此的硬件配置就能应付。▲ 射击类及部份较有历史的游戏,两颗处理器都能稳定的突破100 FPS以上。 若搭配 144Hz 的 4K 显示器,如此的硬件配置就能应付。

一般的3A游戏大多能上60FPS没问题,符合大部分玩家的显示器设置。▲ 一般的 3A 游戏大多能上 60 FPS没问题,符合大部分玩家的显示器设置。

在部份效能要求较严苛的游戏,也都有接近60FPS的表现。▲ 在部份效能要求较严苛的游戏,也都有接近 60 FPS的表现。

散热及功耗,AMD仍遥遥领先

看完效能,接着比较散热及功耗。 尽管12代Intel处理器在功耗部分比起以往算是有突破性的改善,Intel Corei9-12900K在AIDA64FPU压力测试下整体功耗仍高达360W,而AMD Ryzen9 5950X功耗不到230W,单纯比较处理器功耗的话,落差可达一倍。 效能上难分轩轾的两颗处理器,在电力效能比上有一倍的落差。

DDR4 终极旗舰! AMD Ryzen 9 5950X 巅峰多核心效能力战 DDR5

不在乎耗电量的玩家,还有个困难要解决,就是散热。 基本上这两颗处理器都是要上水冷或顶级塔散才会比较保险。 AMD Ryzen 9 5950X的温度墙是90度,Intel Core i9-12900K则是100度,温度若持续撞墙,系统就会降频跑,失去高端处理器的意义。

DDR4 终极旗舰! AMD Ryzen 9 5950X 巅峰多核心效能力战 DDR5

在搭配360水冷的情况下,Ryzen 9 5950X的全速运转温度落在66度左右,非常安全,Corei9-12900K则是上看95度。 上述的温度是在没有手动超频的前提下,360水冷确实能压制住Corei9-12900K,但这也代表没有预留多少余裕给手动超频,相较下Ryzen 9 5950X还有不少空间可操作,并且代表Ryzen 9 5950X有较优异的散热表现。

DDR4平台仍占性价比优势,AMD Ryzen 9 5950X整体效能成本比胜出

这次测试的平台,Intel端是选用DDR5,原因前文已有说明。 DDR5 目前的优势是带宽大,但延迟也高,游戏效能未必会有 DDR4 来得好。 处于世代的断层,考量到未来升级空间,取舍上可能会较困难。

而Ryzen 9 5950X目前在DDR4有着成熟的平台加上整体采购及运作成本优势,相信就算AMD自家的DDR5平台问世,这颗处理器仍然会十分保值,因为DDR4的末代旗舰非它莫属,也不会再有其它颗了。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