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4万亿美元市值,关键在元宇宙? 苹果AR眼镜研发秘史:并吞新创组王牌团队

苹果收购多家AR初创3大原因:成为业界标准;在推出新品前拉高完成度;极致设计美学提供最佳用户体验。

若去看至今为止苹果推出的产品,就会发现苹果的产品都蕴含着这些产品哲学。 这也意味着,重视完成度、细节、直观性及用户经验,让苹果的产品跟其他公司的产品产生了区别性。 就像 iPod 和 iPhone,在苹果的产品上市前,业界并没有所谓的「标准」。

通常都是要等苹果做出某个产品,那个产品才会变成业界的标准或范例,并出现其他企业纷纷模仿、该类型的产品在市场扩散开来的现象。 苹果的产品之所以能这样,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上面提到的产品哲学。

为了达到近乎完美的完成度,用于产品的所有技术也都必须具备高完成度。 各项技术之间不但要取得平衡,最低标准也都必须超越临界点。 此外,用户经验必须和新的设计进行优化,易用性也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水平,让用户能受到令人满意的经验。

数字音乐、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消费技术的领头羊

在苹果推出iPod前,市面上早就已经有许多MP3。 只是当时并没有像 iPod 那样简单的滚作界面和高度的易用性,也没有过能连到 iTunes 听音乐的经验。 iPod 上市后,整个数字音乐市场因为苹果而大翻盘。 而在 iPhone 问世后,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权全落到了 iPhone 身上,这些都是众所皆知的事。

虽然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有传言说苹果将会抢先推出智能手表,但苹果是在Pebble Technology最先推出智能手表、三星和其他企业的产品上市后过了好几年,才推出了Apple Watch。 尽管如此,Apple Watch 凭借着卓越的用户经验和设计,以及顾客价值被最大化的苹果生态圈的力量,瞬间变成了智能手表市场的领头羊,其销量估计自2015 年上市后已超过了一亿台。

我们不难推断,为了推出新设备,苹果会在内部开发出具有完美的易用性和完成度的产品,而且如果未达到预期水准,绝不会发布新产品。

苹果的CEO 提姆. 库克(Tim Cook)曾多次公开表示AR市场极具潜力。 他还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表示,扩增实境将丰富并改善用户们之间的对话,并表示AR不仅能用于游戏,还能被广泛用于健康、教育、零售领域。 库克深信,AR将在不久后的未来渗透至我们的生活,并为我们的整个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 近来,有传言说苹果将在2022年或2023年左右推出AR 眼镜。

但正如前面提到的其他企业的试错案例,要开拓AR 眼镜市场困难重重。 目前技术完成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穿戴式装置在易用性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就算是苹果,若其继续采取目前的作风,要在两、三年内推出商用化产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苹果也知道这是一大挑战,因此就像之前制作iPod和iPhone时一样,正为了创造这个市场的潜力,积极确保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 若仔细观察苹果至今为止收购的众多AR 企业,我们不难理解苹果想要的是什么、期待的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

挑战4万亿美元市值,关键在元宇宙? 苹果AR眼镜研发秘史:并吞新创组王牌团队

吞下新创、延揽大咖,苹果逐步踏入元宇宙

2013 年,苹果以 3 亿 6000 万美元收购的第一家初创企业是以色列的 PrimeSense。 PrimeSense 成立于2005 年,是一家拥有3D 感测器技术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随着其技术被应用于微软的「诞生计画」(Project Natal),也就是后来的「Kinect」,PrimeSense名声大噪。 其开发的Capri 1.25 内置了超小型嵌入式3D 感测器和计算机视觉功能,其中介软件具有能进行各种追踪及手势辨识的库(library)。

Capri 1.25 会利用深度摄影机测量物体的距离、重新组合测得的数据,以实时获取空间信息。 这项技术是开发AR 时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技术。 若仅靠现有的RGB 摄影机,处理量会过大,而且如果是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或在室外强光下测量,会出现错误。 因此,为了进行精准的测量,必须要有这项技术。来源:US3C – 新北板桥店成立于2005年的PrimeSense因3D感测技术被微软应用在XBOX体感设备Kinect上而声名大噪。


2015 年,苹果收购了一家位于瑞士苏黎世、负责《星球大战》中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的公司 Faceshift,以及 2003 年从福斯汽车独立出来的一家 AR 软件公司 Metaio。 Metaio 不仅开发了AR 浏览器Juneio,还开发了适用于PC、网页、移动平台的SDK(软件开发套件)和Metaio Creator 等AR 创作工具。 当时收购的技术和资产在开发苹果ARKit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6 年,苹果收购了一家叫 Eotient 的公司,其开发出了一种能扫描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并通过 AI 分析出情绪状态或变化的解决方案。 该技术被用于分析谷歌 眼镜上的相机拍摄到的脸部图像。 同一时期,苹果还收购了一家曾参与谷歌 的Project Tango 的公司Flyby Media。 Flyby Media 开发了一种只要用相机扫描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就能用数码对象标号(Labeling)或在数字空间分享的相机软件。

这些技术之后也都被ARKit吸收并被加以应用,Flyby Media的员工则被分配到了苹果的AR / VR开发部门,在苹果为元宇宙时代做准备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当时,苹果正在积极扩大AR / VR 开发团队,因此以3D 用户接口闻名的专家道格. 鲍曼(Doug Bowman)、负责开发Amazon VR 平台的科迪. 怀特(Cody White)、Oculus 的尤里. 彼得罗夫(Yury Petrov)、曾开发HoloLens 的阿维. 巴. 泽夫(Avi Bar-Zeev)等AR / VR 领域的专家纷纷加入了苹果团队。来源:Coletiv2017年,ARKit在苹果WWDC亮相,帮助开发者开发和推广AR应用程序(左)。 2018年,谷歌 不落人后地推出ARCore,可用来创建AR的应用程序。


2017年,Apple发布了增强现实开发环境ARKit,同时积极寻找拥有头戴式装置硬件、要素相关技术的企业,全面燃起了要建立元宇宙生态系统的斗志,并在这个时期收购了Vrvana。

Vrvana 是一家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公司,其开发了一款正面搭载了 600 万像素摄影机的 MR 头戴式设备 Totem。 Totem 是一款延迟性极低,可以自然、快速切换VR 与 AR 模式,并拥有独特概念的设备。 它并不是让用户通过透明的镜片看到物理情景,而是让内置的相机实时流用户眼前的现实物理空间,同时做出AR效果。 Vrvana开发出了具有MR 模式的头戴式装置,并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扩大了业务。 后来 Vrvana 在资金上遇到困难时,苹果以 3,000 万美元收购了这家公司。

1991 年于德国成立、长年来开发眼动追踪技术的 SensoMotoric Instruments(简称 SMI)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加入了苹果团队。 SMI开发的瞳孔追踪技术与谷歌 收购的Eyefluence 拥有的类似,其技术被用于HTC Vive DVK。

为了开发出元宇宙的原始技术,苹果的收购战并没有就此结束。 2017 年,苹果收购了一家拥有图像感测器及量子点技术中一种叫「量子薄膜」技术的公司量宏科技(InVisage),以该公司的产品取代了原有的图像感测器。 苹果还进一步开发了能改善低照度时的辨识能力并提升画质的解决方案,开启了未来能用于FaceID 或AR / VR设备的可能性。来源:SENTONS苹果买下美商InVisage Technologies(量宏科技),后者CEO李政扬离开苹果后领导半导体公司Sentons致力开发应用于智能手机上的超音波传导器系统。


2018 年,苹果收购了一家由全像科学家们于 2012 年成立的公司 Akonia Holographics。 该公司开发了使用AR镜片和LCoS微显示器的波导管,拥有光学原始技术。 苹果因此同时获得了200 多个IP,几乎得到了所有今后开发AR 设备时需要的核心技术。

2019年,苹果还收购了拥有全身动作捕捉技术(Full Body Motion Capture)的英国公司iKinema,以及拥有VR广播解决方案且能以360 度立体影像转播体育赛事、音乐会、演唱会的公司NextVR。

苹果不仅正致力于取得与开发原始技术,还在一步步开发能够建立生态系统的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

像这样,为了达到高技术完成度并创造出最佳的用户经验,苹果绝不会轻易妥协,并且正在透过收购、投资、合作的方式,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在研发上,直到达到其想要的水平。 虽然不晓得什么时候会形成标准,但在形成一个完成度够高的标准前,苹果仍然会是AR 生态系统中位于最顶端的掠食者。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