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x86在伺服器的地位是怎么来的商业篇

照片中提到了mw、mw10、...,包含了网络谷歌服务器、服务器、计算机网络、19英寸机架、电脑

天底下任何产品演进和市场发展,都是「技术」、「商业」与「政治」彼此之间交错影响的结果。一言以蔽之,x86指令集相容处理器能够「反淘汰」RISC诸神,相较于冷冰冰的技术,商业和政治更加的举足轻重。

如果硬要扯出在1990年代,三点x86处理器支配伺服器市场的关键性因素,你会怎么挤?

  • Windows NT。
  • Linux (笔者私心想加上个FreeBSD)。
  • 个人电脑市场的出货量。

没了,就这样。

个人电脑市场跟伺服器又有什么关系?

在1998年全球出货量突破一亿大关的个人电脑市场,成为Intel和AMD长期维系半导体业界最先进制程的基本盘,不仅对RISC诸神享有压倒性的成本优势,让大量的电晶体数量充分弥补了x86指令集的众多先天缺陷(以Pentium比较PowerPC 601,多出30%电晶体付在维持x86指令集相容性),更分摊了天文数字般的产品研发经费。基本上,x86处理器在伺服器市场的成长,可视为一个「下克上」的日本战国故事。

这个跟x86处理器在1990年代末期延伸到笔记型电脑有着根深蒂固的关联,特别当Intel为了Centrino开发Pentium M处理器,奠定了「追求高能耗比」的长期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全数延续到了伺服器产品线。Intel在2006年藉由Merom微架构,一统伺服器、桌机和笔记本的需求,更是让Xeon产品线「强迫中奖」,让IBM Power和Oracle/Sun的SPARC相较之下根本毫无优势。

照片中提到了Platform Scalable Micro-Architecture、Mobile、Desktop,包含了软件、网络爆发、奔腾、英特尔、中央处理器

假如科科们也有关心那票前仆后继、有一阵没一阵的「ARM伺服器」,也势必会注意到:奇怪,那些规格看起来很暴力的ARM处理器,怎么好像也没省电到那理去?其实当处理器微架构的复杂度抵达某条看不见的临界点,「相对复杂又毫无道理可寻的」指令集带来的额外「赋税」也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